《让子弹飞》续集(11):人教插图事件,这也能“洗”?

时间:2025-04-05 07:33:58 转载源:每日焦点网 作者:梦归 点击:3594次

作者:大隐者原创文章,谢绝转载好久没写《让子弹飞》的影评了,今天补上一篇。为什么想到写《让子弹飞》了呢?因为一个人,一名教授,还是某著名大学的著名教授。人教插图问题,可以说是非常气愤的,毕竟读者都是我们的下一代,他们还是孩子。就这么个铁证如山的事情,也有人出来洗地,用着文绉绉的语言,说着让你似懂非懂的话,你说气人不气人?来,本篇影评,咱们就借着《让子弹飞》来解析一下这个事。1、说人话,说让人听得懂的话有些知识分子为什么让人讨厌?因为明明可以几句话说明白的事,他偏偏咬文嚼字,让你看得云里雾里。以第一条为例:追求漫画卡通造型的所谓现代主义风尚有关,以这种画风画法来画教科书插图,肯定违逆大众审美。隐者来翻译一下:插图问题的确丑陋(这个实在没法洗地),但是呢?是艺术家追求漫画卡通造型的所谓现代主义风尚有关(其实是为了艺术),以这种画风画法来画教科书插图(现代主义风尚),肯定违逆大众审美(你们肯定没有这种审美)。说来说去,原来插图问题是“违逆”了大众审美,这个词用得很讲究,你听起来是不是怪怪的?直接说不符合大众审美不就ok了吗?这里面学问就大了。什么是违逆?大逆不道,有违圣意。这个词用的,原来是大众的审美太主观了,太霸道了,只要不符合你大众审美,你们就激动的够呛,所以叫违逆。这里面其实暗含着大众审美的粗暴,你看,不符合你们,就上纲上线(其实是你不懂,比如现代主义风尚)。我们接着分析第二段,这位教授怎么说的呢?来看这句:收这两篇作品,是编写组的集体决定,并非曹文轩主动提出。隐者感叹,你可是个教授啊!你洗得怎么也用这种“临时工”的手段呢?推给编写组就完事了?很多项目的错误上马,不也是走了集体决定的流程吗?流程若管用,还要监督干嘛呢?别人不知道,你应该知道啊,你推我儿子,我提拔你女儿,互相提携,小贾诗人的诗歌你没读过?这时候你要装清纯吗?2、怎么什么事都是“别有用心”呢?知识分子的双标是可怕的,大量文字让你读得云里雾里后,基本没有意识去辨别他的双标了。插图这么严重的问题,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,以点带面的去排查,怎么到你教授嘴里,就成了有人故意把数学教材这把火烧到统编语文,是别有用心的。那你为什么不展开说说插图把我们的小孩子都画成了唐氏综合征,算不算别有用心呢?怎么就成了现代主义风尚?统编语文有问题,你为何不说等调查结果呢?就一口咬定别人是别有用心?就是故意的?3、没有德行,书读的越多越危险传统文化里,读书人非常让人尊重,因为读书人读的是圣贤书,为天地立心。但现在的读书人呢?其实算不得读书人,只是读了很多书的人。许多人以知识分子自居,但其实就是个玩文字游戏的技工。为什么?因为没有德行,凡事不以家国天下为己任,而是以一己私利出发,以自己的团团伙伙出发,互相洗地,全然不顾民和民的孩子。上图是黄四郎的军师胡千,看到张麻子要胜利了,马上转身成为了叛徒。这种人,你能说他读的书不多吗?一定读了很多,要不然也不会成为黄四郎的参谋。但是呢,这种人全然不顾鹅城百姓,自愿为虎作伥,骨子里从来就没有过是非观,哪里好处多就投奔哪里。4、上纲上线隐者发现一个有趣的规律,凡是隐者看不惯的那类人,比如方方啊,这位教授啊,都特别喜欢用一个词:上纲上线。仿佛被他们的金口钦点的人,就是上纲上线,让你潜意识一下子就联想到盲目啊,偏激啊之类的。再往深了说,他们这些知识分子,屁股是摸不得的。你摸,就是上纲上线,而我批评你是可以的。比如这位温教授,牵扯到语文教材,就是有人别有用心。而对于插图这种人神共愤的事情,人家倒是轻描淡写的告诫你,要等调查结果,不要上纲上线。这也是多年后,随着社会阅历的增加,见识了各色上流人物后,隐者越来越喜欢张牧之的原因。当你把民放在心里,当你把道理认真地讲,你就会发现张牧之的了不起。鹅城百姓在这些胡千面前是虚弱的。胡千们用知识的壁垒,让鹅城百姓的合理质疑变成了下里巴人的偏激。而胡千们,就成了一切的评判者,他说是好的,你若激动就是上纲上线;他说是不好的,你要支持就是别有用心。当然,他们再聪明,也不过是黄四郎的鹰。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相关内容
精彩推荐
热门点击
友情链接